有錢丹塞恩,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少擔心
錢丹塞恩為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箐英家族傳承俱樂部家庭心理健康服務合作單位
丁香園合作單位,平臺榮獲*科技成果進步獎二等獎,*發(fā)明專利,專利號:ZL 2020 3 0726924.6 軟件著作權號:6746989
錢丹塞恩心理平臺是中 國 家庭教育促進會推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同時開展貧困家庭孩子的心理援助服務。
做好情緒梳理,避免家庭悲劇
情緒激動時,要解決的是「情緒」而不是「問題」家庭關系少破壞 就是建設
每天的新聞總是令人觸目驚心,多少家庭悲劇總是在情緒失控的時候釀成。在臺南一對夫妻吵架,太太帶著孩子離家出走,先生開瓦斯自殺,把自己燒成重傷,還殃及鄰居。在臺北也是夫妻吵架,結果先生氣不過而砍殺妻子。還有多少父母虐殺孩子的事件,幾乎天天都在發(fā)生!
夫妻意見不和、有矛盾、有沖突是家常便飯,管教小孩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為什么會造成如此慘絕人寰的悲劇呢?人受到挫折、指責、羞辱、攻擊,誰不生氣?但生氣到失去理智,像發(fā)瘋般的傷人傷己、亂打亂扎,就容易帶來如此后悔莫及、后患無窮的后果。這些人說真的是殘忍成性嗎?還是可能只是一時的沖動?這樣的悲劇能夠避免嗎?
自從我開辦父母成長活動以來,每在任何的研討會、演講場,我一定三申五令:「打罵小孩是父母無能的表現?!刮覀冊诠芙躺咸孕拧覆淮虿怀善鳌?、「棍棒出孝子」,其實這是給自己可以對孩子施暴的借口。管教小孩,如果能夠好言相勸,何必又打又罵?小孩子講不聽,是孩子太頑劣?還是父母口氣不好、方法不對?當父母可以下定決心「不用打罵方式」管教小孩時,才能把問題設定在自己的身上,而愿意探討、學習和成長。多少父母用生氣打罵來掩飾自己的走頭無路、無能為力!
要走出家庭暴力的影響,為人父母、師長者要能回顧自己成長的歷程,尤其是自己小時候經常受到父母、師長以羞辱、打罵方式教育長大的受害者,現在為人父母或為人師長,很容易在情緒激動時,成為施暴者,鑄成重大傷害。這些曾經是受害者,現在若對自己的情緒失控充滿恐懼、無助者,要能勇敢的走出來尋求幫助,接受心理治療。
如果您的情緒問題沒有嚴重到要自殺、殺人、毒打小孩的地步,但有時氣起來,也是會罵小孩到口不擇言或動手打人的情況,這也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損,或養(yǎng)成被動、依賴的性格,或孩子也養(yǎng)成打人罵人的習慣。如果您渴望改變,一時之間沒有機會來加入學習成長的行列,在這里我提供一個自我處理的方法,給您參考。
長期的、治本的根除壞脾氣的方式,要靠變化氣質,多吸收、閱讀有助于生命修養(yǎng)的書籍;多做冥想和反省,常常回顧自己的生命。每一次生氣、沮喪和挫折的時候,要問自己:「我為什么這么難過?」找出遠因和近因,然后告訴自己:「其實我可以怎么辦會比較好!」這是急不得的,有志者事竟成,假以時日,必有成長。
短期的、治標的,要能做好情緒梳理的工作。也就是提醒自己:「情緒激動時,不處理問題?!故⑴?解決夫妻之間和親子之間的問題,傷害多于幫助,發(fā)泄多于解決;問題會愈解決愈膠著、愈嚴重,后遺癥也會愈來愈多。
情緒激動時要解決的是「情緒」而不是「問題」。要想辦法讓自己的情緒冷卻下來,當然首先要先跟「問題」隔離,等自己冷靜了之后,再回來處理「問題」。您可以告訴對方:「我現在很生氣,我沒有辦法說對的話、做對的事,我必須讓自己冷靜一下,等我冷靜之后,再跟你討論這件事?!辜彝リP系少破壞,就是建設。
朋友,如果您真的有困難,不知如何解決情緒的問題,不管是憤怒或沮喪,不要猶豫,請跟我們聯系
錢丹塞恩劉老師推出生命成長系列課程分享:
從事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詢,生命成長10年以前來,面對大量的案例,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和督導。孩子,家庭,夫妻等在這個過程中,都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12355服務平臺技術支持單位:
為*青少年兒童在線提供一對一咨詢30多萬人次,以下為部分青少年咨詢記錄: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抑郁癥還是裝的?
劉聰文心理老師 -09-1220
抑郁本身就是基于每個人的主觀情緒體驗判斷的。所以,建議不忽視任何求助的信號,而誤以為對方是"裝"的。
當然,不少心理問題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次級獲利"(secondary gain),即因為患有心理問題而獲得的好處,比如身邊人的關注、休息、更低的期待等等。幫助對方認可這些次級獲利,并確保對方在脫離心理問題的前提下,依舊甚至能獲得更多的積極反饋才是更有效的。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8個回答
苦惱的媽媽-09-16
兒子因為我不恰當的教育和溝通方式,學業(yè)受到非常大影響,醫(yī)院診斷得了焦慮癥。現在已20多歲,不愿跟我溝通,常常不耐煩、對自己不自信,但表現又似乎很自負的樣子,有好多習慣比如花錢大手大腳等我看不慣,卻不知怎么跟他切入話題?哎,咋辦呢?
劉聰文心理老師 -09-1919
建議您可以考慮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他自己單獨的個案咨詢,或是和您一起的親子/家庭咨詢都能在3-6個月左右的時間后有效改善他的行為模式和情緒體驗,緩解你們之間的沖突。
在日常的交流中,建議您更直接地表達對他具體特質、行為、成就的認可,把注意力放在他的優(yōu)點上。這樣他才能從內心認可自己的價值,而不需要依賴外界的評價或是物質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2個回答
靜安小尼姑-09-09
我是大二學生,即將成為一名義務女兵,我本身是一個有點內向的人,想向您問一下我應該怎樣調試心理以適應軍隊的環(huán)境
劉聰文心理老師 -09-1236
軍隊內部環(huán)境根據具體職能不同也還是會有比較大的差異。其實落實到每天具體的生活日常,可能你就不會覺得那么可怕了。更多的它本身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集體生活。而你自己過去的經歷里也有不少類似成功的適應經歷,比如每一次的升學,適應新的集體等等。祝你一切順利哦!
陽光明媚妮-09-12
我外甥女得抑郁癥,自殺過兩次,慶幸被救,我們作為親人,該如何幫助她啊?
她是單身家庭,她爸媽以前經常吵架是不是對她病有很大影響啊,兩年前終于離婚了,我姐一個人帶她確實很不容易。
劉聰文心理老師 -09-1512
不知道她年齡多大?建議先前往當地精神衛(wèi)生中心或是三級甲等醫(yī)院精神科/心理健康科具體評估診療。
家長的爭吵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通常是因為孩子會把爭吵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 因為我成績不夠好,所以爸爸媽媽才會不開心;因為我不夠懂事,所以他們才會爭吵等等。
有時候可能這些自我否定來自于父母有意無意的言語和表情。比如吵完了用嚴厲的口氣對孩子說:"你怎么還不去做作業(yè)!"或是帶責任歸因的"都是因為你呀!"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孩子有可能自己也覺得自己拖累了母親,開始完全否定自己存在的意義,不覺得自己被任何人需要。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建議一方面家人可以著重對孩子進行積極的肯定。對她具體的行為、做的事情、表現出來的特點來進行表揚和認同。另一方面可以幫忙緩解她母親的育兒壓力,讓她的母親能有時間、經歷體驗并且表達自己對女兒的愛和需要。從而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以上主要是根據你的描述進行的推測,了解具體情況的話對應的干預手段會更有效一些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李開沖-09-12
周老師您好,我的一位同學(今年上大二)患有中度抑郁,暑假進行了治療,他現在開學了,回到學校又出現了抑郁狀況,我應該怎樣幫他?
劉聰文心理老師 -09-1219
大專院校應該都配備有自己的心理咨詢中心或是專職的心理咨詢師。建議先尋求他們的幫助,然后再根據相關建議配合干預。
平臺針對青少年心理一對一咨詢疏導,快速有效對青少年心理狀態(tài),錢丹塞恩性格分析,心理情緒方面分析,得出結果后*有效進行疏導,孩子在30分鐘內得到真正的來自內在的心理力量的支持,孩子狀態(tài)得到有效提升。
平臺成員組成:是*從事家庭教育,同時對應用心理學,精分等考核通過,參于錢丹塞恩心理平臺系統(tǒng)學習達1000小時以上的老師。平臺開通以來,在線一對一疏導的*青少年人員達5100多人,家長咨詢療愈人數達3300多人。好評率98%以上。
特別提示:現在傳統(tǒng)醫(yī)院心理科及民間心理咨詢機構的模式:表單選擇填表,測試,測試完后,一般得出焦慮,抑郁,情感障礙,輕度,中度,重度等,然后就開藥。有時孩子就診完后,要么覺得自己沒病,要么覺得自己真的心理有病了。這些沿用西方幾十年的檢測表單,而得出心理的報告。有時就診者有意隱瞞,其檢測準確率可想而知!!!
第二,學校的配備的心理輔導室,大部分*,或發(fā)現學生狀態(tài)不對或青春期問題,要么直接建議家長把孩子帶回家,要么建議去精神衛(wèi)生或醫(yī)院心理科看。
第三,現在國內所謂的心理咨詢師,考了證并不能上崗,大部分停留在知識層面,包括醫(yī)院心理科醫(yī)生,不能真正從孩子內心出發(fā),深度分析孩子的原因,孩子心理問題,不是短時間形成的,很多原因主要有家庭,父母,成長環(huán)境,養(yǎng)育方式,等去多維度綜合思考分析,而醫(yī)院測試,出結果后,開藥,這樣批量化,流程化,規(guī)模操作,并不能真正對心理問題得到解決。
在2017年*發(fā)現不對,才取消*心理咨詢師考證,讓心理行業(yè)真正回歸,讓行業(yè),民間,醫(yī)院,機構等摸索出一條真正適合中 國的心理道路出來,不再用行政手段去考核和限制。